LOGO

Human的博客

记我遇到的一次“新闻学魅力时刻”

“实事求是”不应该只是口号,更应该成为我们具备的品质

————题记

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,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。

————《毛泽东选集》第一卷109页——《反对本本主义》

这个事情,发生于我所在的高中————高碑店一中(时任校长:杨永恩),就是2025年年初河北省被 央 视 通报的那个 违规补课 的高中

如下图,是一张关于团关系的截图,有人考入了 北京理工大学的徐特立学院

但是,这个地方在我省的录取分数为671分

上图截图自百度高考和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的2025年河北省本科批平行志愿投档情况统计

but,根据喜报,高碑店一中物理方向的最高分是670,比671小啊

这很明显,有些矛盾,具体原因看到最后

学校真是在宣传上下了功夫,含糊其辞的功夫。还请我们这些个成绩还行的学生到学校去去宣传,让说我们自己是“低进高出”,说明什么?说明一中生源外流(why?),所以说才拼命的去宣传。

我当时中考的时候是539,满分600,考了满分的89.8%。高考考了750分的87.2%,可真是“低进高出”

杨校真不愧是教英语的校长,英语水平一流,数学······

 

以下为原文章

 

高中有什么你知道的内幕?

好吧,我承认这个标题有知乎的风格

本文作于高考出分之后,

警告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

大家好,我是H,本故事的主人公,物化地考生。

这是个发生在高考之后的事情。

出分了,654分于我而言,正常发挥,不算超常。但是,我们学校的喜报迟迟未发。“难道说考得不好?”我想。

>

过了几天,喜报发出,物理方向最高670。我叹了口气,差距还是存在的。不过很快有个和我关系不错的老师给我发信息,如下记录

>

可谓是:好消息,喜报出啦;坏消息,不是本省的分

之后向班主任求证,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。这时我才想起,我们学校的通告上,确实和有的学校不同,并未写明个人姓名。

好吧,把一个非本省的成绩写出来的做法不免让人费解。当然,不可否认,即使是借读,也是本校的教育成果。可是,就连考的卷子都不同,可比性是否存在恐怕还有待商榷。更关键是,这个成绩甚至都不包含于本省的一分一档统计中(也就是说招生与录取都不归本省管)。有人说,可以对比省排名呀,但是,由于省份之间总体教育水平与资源的不同,这一对比标准说服力也打了折扣。

对于作为学校的这种张冠李戴,模糊事实的做法,……。仅在此发发牢骚

 

Update 2025-08-18 21:02 写bug的代码人

Posted 2025-07-17 22:02 写bug的代码人

本文总阅读量?

文章作者   写bug的代码人

文章链接   https://bugcoder.asia/article/022.html

声明   该文章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

 

作者 头像

Human

实事求是